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20分钟读完耶路撒冷三千年历史

2022-11-29 08:52:23 1759

摘要:犹太人是一个民族概念,而穆斯林是一个宗教概念,两者的范畴不一样,实际上是没法放在一起比较的,穆斯林是“伊斯兰”一词的派生名词,意为“顺从真主者”,也就是说穆斯林的定义是从公元7世纪默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之后才产生。 而犹太人,我们认为是属于古...

犹太人是一个民族概念,而穆斯林是一个宗教概念,两者的范畴不一样,实际上是没法放在一起比较的,穆斯林是“伊斯兰”一词的派生名词,意为“顺从真主者”,也就是说穆斯林的定义是从公元7世纪默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之后才产生。

而犹太人,我们认为是属于古代北闪米特民族的一支,希伯来人的后裔。希伯来人于大约公元前1900年-公元前1500年由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迁居叙利亚,然后迁入埃及。在旅居埃及的300年间,适逢埃及新王国时期,法老们四处征战,奴役希伯来人,于是在公元前1450年左右,摩西率领希伯来人出埃及,来到了迦南(今巴勒斯坦地区和黎巴嫩以及叙利亚的一部),这里就是《旧约全书》中耶和华的“应许之地”

士师时代

希伯来人迁居迦南之后,进入了“士师时代”,即公元前13世纪-公元前1030年,这一时期,希伯来人各个部落由“士师”统帅,也即先知、统帅、救世主三位一体。但是这一时期定居迦南的希伯来人经常受到海上民族腓力斯丁人的骚扰,甚至约柜都被他们掠夺,因此需要联合起来抵抗,这时,先知撒母耳(Samuel)从便雅悯支派中挑选出了扫罗,膏立为王(一种加冕礼:膏油浇头),于是扫罗就成了以色列联合王国的第一位君主。

扫罗生儿子大卫,大卫在战胜了腓力斯丁人大力士歌利亚,大卫后来成为第二任君主,占领了今日的耶路撒冷地区,并定都于此。之后大卫的儿子所罗门战胜押沙龙成为第三任君主,并在耶路撒冷以南的锡安山建立所罗门圣殿,将约柜放置神殿。

巴比伦之囚与波斯统治

所罗门死后,以色列联合王国一分为二,即北部的以色列王国和南部的犹太王国(也称“犹大王国”),犹太王国的都城是耶路撒冷。大约在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率领军队入侵犹太王国,攻陷耶路撒冷,烧毁了所罗门神殿,俘虏了大量的犹太人到巴比伦做奴隶,史称“巴比伦之囚”。但几十年后,波斯帝国崛起,居鲁士大帝消灭了巴比伦,把犹太人奴隶都释放回到了迦南,犹太人在第一圣殿的基础上重建第二圣殿。

希腊时代

公元前333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在伊苏斯战役中战胜了波斯帝国的大流士三世,亚历山大大帝死后,马其顿帝国一分为三,西亚的塞琉古帝国统治了耶路撒冷地区,这一时期是希腊文明统治耶路撒冷。这一时期因为安条克四世想要废除犹太教,将犹太教希腊化,而引起了“马卡比起义”,最终建立了独立的马卡比王朝(公元前143年-前63年)。

罗马时代及基督教诞生

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罗马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征服希腊,公元前63年,罗马军队占领巴勒斯坦,罗马任命大希律为犹太行省的代理王。大希律扩建了第二圣殿。耶稣就出生在大希律统治的时代,有一个传说是大希律听到来自东方的博士说耶稣将会成为犹太人之王,就下令将伯利恒境内的2岁以内的儿童全部杀害了。

耶稣在30岁时候在约旦河畔由施洗者约翰受洗,之后开始传教布道。希律王(希律王是称号,不是前面提到的大希律)有一个继女叫莎乐美,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她对施洗者约翰示爱遭拒之后,怀恨在心,不久后莎乐美借机向希律王跳舞,并要求杀死施洗者约翰。这段故事也体现在了奥斯卡·王尔德的戏剧《莎乐美》中。

耶稣的追随者认为他就是弥赛亚(即上帝选中的救世主),但是犹太教不认同耶稣是弥赛亚,因为当时以色列受到外族罗马人的统治,复国热潮高涨,但是耶稣不主张武力复国。同时,耶稣亲近那些被传统犹太人认为不洁、污秽的人,因而没有得到犹太人的认可。

罗马统治者也不允许耶稣的异端邪说,当时的总督彼拉多接到举报,就把耶稣抓了,耶稣被判处死刑,耶稣受到鞭挞,背着十字架,走过苦路,在第11站时,耶稣被钉上十字架,耶稣死亡,追随者约瑟夫向彼拉多要来了耶稣的尸体并安葬,第三天耶稣复活。公元四世纪初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希拉娜太后巡游至耶路撒冷,下令在耶稣安葬和复活之地,建造一座教堂,即后来的圣墓大教堂

公元66年,因为罗马帝国剥夺犹太人公民权,引发了犹太人起义,罗马皇帝韦斯巴芗派儿子提图斯镇压起义,提图斯围困耶路撒冷,最后攻破城池,屠杀了城内的犹太人,圣殿化为灰烬。随后犹太人一直遭受罗马帝国的高压统治,在罗马皇帝哈德良时代,屠杀更为严重。耶路撒冷和圣殿几乎被夷为平地。公元4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定都君士坦丁堡,信奉基督教,到狄奥多西一世,基督教正式成为罗马国教。

拜占庭时代

狄奥多西一世死后,将罗马帝国继承权分给两个儿子,罗马帝国分为东罗马与西罗马,东罗马也称为拜占庭帝国。这一时期,耶路撒冷的居住者大多信奉基督教。这一时期,哲罗姆将希伯来文的《圣经》翻译为罗马官方的拉丁文,进一步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拜占庭时代,犹太人被容许每年一次于圣殿被毁周年日到西墙来,无数犹太教众回归故里,站在西墙哭泣,“哭墙”由此而来。

阿拉伯人的崛起与伊斯兰教的产生

公元610年-631年,穆罕默德开始在阿拉伯半岛传教并发起统一战争,穆罕默德死后,四大哈里发成为阿拉伯帝国政教合一的最高统治者,尤其是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于公元638年围攻耶路撒冷并与基督教大教主谈判成功,耶路撒冷开始落入阿拉伯人手中。

而为什么穆斯林认为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圣地呢?在伊斯兰教的《圣训》中,穆罕默德不仅去过耶路撒冷,还在城中遇见了众位先知,并且在登霄石上,一夜登上云霄回到麦加。因此,耶路撒冷也就成为继麦加、麦地那之后伊斯兰教的第三大圣城。随后第九任哈里发马利克在耶路撒冷登霄石之上建立圆顶清真寺。

这里又不得不提到伊斯兰两大教派的分立——逊尼派和什叶派。一部分穆斯林支持早年跟随穆罕默德的阿里担任哈里发,而随着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被刺死,阿里成为第四任哈里发,但是穆阿维叶不服,于是和阿里展开争夺,史称隋芬战争。661年,阿里遇刺身亡,穆阿维叶登上哈里发之位,建立了倭马亚王朝(白衣大食),阿里党人就在反对倭马亚王朝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什叶派。逊尼派支持倭马亚王朝,是官方正统。

逊尼派是伊斯兰教的主要教派,人数占穆斯林的85%以上;什叶派占少数,什叶派国家主要是:伊朗、叙利亚、伊拉克部分地区、也门以及黎巴嫩真主党。中亚和西亚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是逊尼派主导,而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亚洲的印尼,穆斯林人口2亿左右。

公元750年,哈希姆家族首领萨法赫联合波斯人推翻了倭马亚王朝,建立了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第二任哈里发曼苏尔定都巴格达,耶路撒冷逐渐在伊斯兰世界丧失中心地位。

公元909年,自称圣女法蒂玛后裔的赛义德在突尼斯建立法蒂玛王朝(绿衣大食),奉什叶派伊斯玛仪派为国教。但是公元1010年,哈里发哈基姆下令摧毁耶路撒冷所有的基督教堂和犹太会堂。

十字军东征

11世纪塞尔柱突厥人崛起,建立了塞尔柱帝国,于1055年占领巴格达,并逐渐控制了中亚、西亚大片领土。1071年塞尔柱突厥人在曼齐克特大败拜占庭帝国军队,俘获拜占庭皇帝。

之后,拜占庭继任皇帝阿莱克修斯一世向教皇求救请求派兵救援。公元十至十一世纪,西欧的城市普遍兴起,它进一步推动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到了十一世纪末,欧洲已完成了封建化的过程,封建主为了满足其对城市商品和东方奢侈品日益增长的需要,只有向外扩张。而当时地中海西岸正在受塞尔柱帝国的冲击,于是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号召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为了驱使农民和城市贫民参加十字军,教皇欺骗说:东方的土地“遍地流乳与蜜”,耶路撒冷是另一个“充满欢娱快乐的天堂”,他同时宣布:参加十字军的人,死后直接升天堂,不必在炼狱中受熬炼。

1099年,第一次十字军包围了耶路撒冷,一个多月后的7月15日,耶路撒冷被十字军攻占。十字军进城后,屠杀了城内大多数穆斯林和犹太人,并在这里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1100年鲍德温一世加冕耶路撒冷国王。1147年,为了对抗塞尔柱帝国对耶路撒冷王国的侵袭,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国王又组织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1168年埃及的法蒂玛王朝遭到了耶路撒冷王国的进攻,向共同信仰伊斯兰教的赞吉王朝求救,努尔丁派遣侄子萨拉丁前往驰援,随后萨拉丁担任法蒂玛王朝的宰相。之后法蒂玛王朝末代哈里发病逝,萨拉丁摆脱了宗主国赞吉王朝的阴影。成为伊斯兰世界对抗十字军的领袖。

萨拉丁开始计划进攻耶路撒冷王国,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四世(《天国王朝》中的情节,由于他患有麻风病,所以带银面具,而且英年早逝)组织十字军对抗。1187年,萨拉丁围攻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投降,但是萨拉丁并没有屠杀城内的基督徒,并且释放了战俘。

萨拉丁占领耶路撒冷的消息震动了欧洲,教皇格利高里八世呼吁采取行动。十字军的热情再次被激发起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英格兰国王“狮心王”理查、法国国王菲利普以及耶路撒冷国王吕西尼昂的居伊发动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192年萨拉丁与十字军统帅会面达成了停战协定:穆斯林继续拥有耶路撒冷,十字军享有叙利亚的海岸线,基督徒可以自由出入耶路撒冷。

马木鲁克时代

萨拉丁死后,耶路撒冷在基督徒和穆斯林中几经易手,基督徒先后发动了第四、第五、第六、第七次十字军东征。13世纪蒙古人崛起并横扫中亚、西亚。成吉思汗的孙子、托雷之子、忽必烈的兄弟旭烈兀攻陷巴格达,灭亡了阿拔斯王朝,在即将灭亡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时,旭烈兀得知蒙哥大汗死于四川,于是回蒙古争夺大汗之位,只留下爱将怯的不花继续征服叙利亚,但是由于战略错误,怯的不花在艾因·贾鲁战役中败给了埃及马木鲁克王朝的拜巴尔斯。马木鲁克军队消灭了基督教的耶路撒冷王国。

有趣的是,马木鲁克军队多是奴隶兵,萨拉丁从奴隶中选拔强壮的男子进行军事化训练,有些类似于《权力的游戏》中的“无垢者”。

但是到了后期,马木鲁克军队逐渐成为军事贵族集团,摆脱不了腐化的命运,最终于1517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消灭,耶路撒冷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

奥斯曼土耳其时代

土耳其人是原来的塞尔柱所属罗姆苏丹国下属的一个小型部族,居住在安纳托利亚半岛,蒙古人西征导致罗姆苏丹国分裂,奥斯曼·加齐于1299年宣布独立建国,1300年自称苏丹,这就是奥斯曼帝国的开端。

奥斯曼一世的后任者比如奥尔汗、穆罕默德二世、苏莱曼一世都是非常优秀的君主。1453年,21岁的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陷了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并将其改为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在他的治下疆域扩张,欧洲人向东的贸易被切断,于是开启了新航路,有了地理大发现。而君士坦丁堡被攻陷之后,大批工匠和学者携带许多著作逃至意大利和西欧,为日后的文艺复兴也奠定了文化基础。

奥斯曼帝国占领耶路撒冷直到1917年一战中协约国战胜了同盟国奥斯曼帝国,占领了耶路撒冷,1922年由英国托管。在此奥斯曼帝国参加一战时期,迎来了阿拉伯国家起义浪潮,纷纷宣布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独立。来自英国的军官劳伦斯为阿拉伯独立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生平极富有传奇色彩,被称为阿拉伯的劳伦斯,他的事迹也被拍成了电影。

基督教的分裂

拜占庭帝国灭亡后,1472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了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娅公主,宣布成为东正教的保护人。他的孙子伊凡四世成为俄罗斯的第一位沙皇。于是沙俄一直以第三罗马自居,而且成为东正教国家。

前文提到了伊斯兰教分裂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宗教派别,实际上基督教也分裂成了天主教和东正教两大教派,当然16世纪之后,随着教会和皇权以及社会的矛盾激化,欧洲进行了宗教改革,诸如路德派、加尔文宗、圣公会等,而英国作为海岛国家,与罗马教宗的关系比较紧张,成为新教的核心地区,新教徒认为:教会不应以教宗和枢机主教们为核心,上帝的全体选民才是其核心。教会唯一的领袖是基督,而不是教宗。英国于1559年起建立了以坎特伯雷大主教为最高宗教领袖的主教团,确立了圣公会为国教,但是不符合新教徒的利益,于是英国发起了清教运动,即将反对繁琐的宗教仪式和天主教传统,反对封建主奢华的生活,因而被称为清教徒

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去世之后,詹姆斯一世继承王位,对清教徒大施压力,于是1620年大约100名清教徒搭乘“五月花号”去往新大陆,抵达了今麻省科德角。并且在普利茅斯定居。冬天到来,清教徒很多没能抵御严寒、疾病和饥饿,死亡多半。因为受到了印第安人的帮助才学会种植农作物,生存下来,1621年秋天,清教徒粮食丰收,感激印第安人的帮助,这就是感恩节的由来。

前文提到,公元395年,狄奥多西一世死后,将罗马帝国继承权分给两个儿子,罗马帝国分为东罗马与西罗马,东罗马也称为拜占庭帝国。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化发展,随着语言和地域的隔阂,罗马和君士坦丁堡在宗教上也矛盾重重,西部的罗马教会自认为是耶稣门徒彼得的继承者,坚持认为其在各宗主教区中拥有首席地位;东部的君士坦丁堡教会则在东罗马皇帝支持下与罗马教廷争夺势力范围,双方互相开除对方的教籍,基督教东派教会与罗马天主教会终于在1054 年正式分裂。

现今东正教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东欧、巴尔干国家。天主教主要分布在除德国北部路德教派和荷兰加尔文教派之外的中欧、西欧、爱尔兰,以及殖民地的拉丁美洲。新教主要分布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洲,鸦片战争前后,新教传入中国。

实际上自18世纪,奥斯曼帝国对耶路撒冷的控制就越来越低效,期间法国人、俄国人、英国人甚至美国人都打过耶路撒冷的主意。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未能夺取耶路撒冷。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纷纷在耶路撒冷设置领事馆。在犹太富翁的资助和鼓动下,犹太复国主义者也纷纷回归巴勒斯坦地区。

1853年沙俄与奥斯曼帝国爆发克里米亚战争,原因之一就是奥斯曼将耶路撒冷圣地保护权交给法国,而作为东正教的沙俄明确反对,于是沙俄发动战争,但当时落后的农奴制的沙俄实力明显不如工业革命之后的英法,于是沙俄输了战争。

十九世纪中叶,许多伟大的文学家也来到了耶路撒冷,诸如果戈里、福楼拜、马克吐温。果戈里为了追求精神的慰藉和自我救赎,来到了耶路撒冷,但是看到破落的景象和污秽的街道,于是他患上了耶路撒冷综合症。是一种“因接近圣地耶路撒冷而产生的与宗教刺激相关的精神代偿失调。”

犹太复国运动——锡安主义

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反政府分子刺杀,继任沙皇将犹太人视为“社会的毒瘤”,数百万犹太人被迫离开俄国,前往美国或者回到了耶路撒冷。1897年,首届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在瑞士巴塞尔举行,会议通过了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纲领。此后,犹太复国主义正式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政治运动。

1916年,劳合乔治成为英国首相,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致函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罗斯柴尔德。表示英国政府赞同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国家的公开保证。这就是《贝尔福宣言》,也为之后阿拉伯世界与犹太人的冲突和纠纷埋下了种子。

二战爆发之后,希特勒大肆屠杀欧洲的犹太人,600万犹太人死于集中营,少数犹太人逃往英国控制的巴勒斯坦地区。二战以后,殖民地迎来独立潮,1947年印度独立,1947年2月,英国艾德礼政府宣布放弃对巴勒斯坦的统治,将巴勒斯坦交给刚刚成立两年的联合国决议,并撤销全部驻军。联合国设立了巴勒斯坦问题特别委员会,向联大提交了两个方案,最终,在美苏的推动下形成了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一分为二,各自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和阿拉伯人国家。

1947年5月14日晚,本·古里安在特拉维夫宣布独立宣言,以色列正式建国,魏茨曼成为第一任以色列总统,实权由本·古里安把持,他当选为以色列总理兼外交部长。二人也成为以色列国父。有趣的是苏联于5月17日宣布承认以色列建国,只比美国晚了三天。

阿以冲突——中东战争


在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约旦拒绝承认以色列,并且对以色列宣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战争初期,以军节节败退,约旦(当时叫外约旦)占领了耶路撒冷老城。本·古里安急电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要求斡旋停火。

以色列借停火之机,购买武器、扩充兵力,为战争做准备,随后以色列大举反攻,阿盟各国彼此胡存嫌隙,节节败退,被迫于1949年7月与以色列签订停战协议,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

1952年7月23日,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了英国扶持的法鲁克王朝。1953年6月埃及共和国成立,1956年6月纳赛尔担任埃及第二任总统(第一任总统纳吉布被认为革命不够坚决,被推翻)。同年7月26日,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英法决定武力打击埃及,于是拉上了以色列展开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集结空军和陆军力量,入侵了埃及的西奈半岛,英法空袭埃及,同时派遣地面部队登陆作战,世界舆论一片哗然,纷纷谴责英法以的入侵。11月6日,在美、苏的支持下,联合国调停双方停火。此时,以色列已经占领了加沙地带,但不得不于1957年将加沙地带交给联合国管辖。当时中国已经与埃及建交,同是第三世界国家以及民族解放运动的代表者,还向埃及提供了经济援助。后来的以色列总理,时任上校的沙龙作战突出,脱颖而出。

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在耶路撒冷成立,多次对以色列实施恐怖袭击,主张通过武装斗争消灭以色列。同时,阿拉伯各国团结成效显著,决定改变约旦河上游流向,使之不被以色列利用,对于干旱的中东地区,水资源极为宝贵。以色列决定先下手为强,于1967年6月5日发动大规模空袭,一举催亏了阿盟空军力量,并在3天内由装甲坦克部队占领了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并夺下了耶路撒冷老城。这就是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五战争”、“六日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的惨败,以及阿拉伯世界领导人埃及总统纳赛尔于1970年去世,埃及改革陷入了停顿。新总统萨达特决定用武力收回被以色列控制的西奈半岛,叙利亚总统哈菲兹·阿萨德(今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父亲)也在积极备战。而巴勒斯坦基金组织“黑色九月”于1972年制造的慕尼黑惨案,也引发了以色列的强烈不满,阿以冲突矛盾加剧。

1973年10月6日,在以色列赎罪日假日当天,埃及与叙利亚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也称赎罪日战争),分别攻击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战争初期埃叙联盟首战告捷,士气高涨,也获得了阿拉伯世界和苏联的军事、经济援助,而以色列获得了美国的军事援助。逐渐遏制不利局面,战局被扭转。1973年10月22日,在战争爆发17天后,美苏进行谈判,联合国通过了停火决议。因为美国支援以色列武器,战争结束后,阿拉伯国家联合对美国实施石油禁运,造成了1973年石油危机

以色列在战争初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而阿拉伯国家也意识到无法从军事上打败以色列,于是双方关系逐渐缓和,萨达特也于1977年应以色列总理贝京邀请访问了以色列。双方于1978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爆发,两伊战争继续僵持,占据着国际热点,阿拉伯世界四分五裂,而以色列借助其驻英国大使被巴解暗杀,出动10多万部队对黎巴嫩境内的巴解、叙利亚军队发动大规模进攻,前四次中东战争的阿拉伯主角埃及因为得到了西奈半岛,没有出兵对以色列作战。以色列占领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西区之后,纵容当地的基督教民兵队巴勒斯坦难民营制造了贝鲁特大屠杀。最终,时任以色列国防部长的沙龙成功地将巴解组织赶出了黎巴嫩。以色列于1987年从黎巴嫩撤军。这是第五次中东战争

1980年以色列国会制定《基本法:耶路撒冷—以色列的首都》,确定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远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 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也宣布耶路撒冷将成为未来巴勒斯坦国不可分割的首都。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首都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国。包括中国在内的近100个国家予以承认。1989年4月2日,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勒斯坦总统。当年10月份,阿拉法特还访华会见了邓小平,所以,可以看出我国在阿以冲突、巴以冲突中的立场。

巴解主席阿拉法特与以色列总理沙龙的对抗也是十几年前新闻联播的主角。阿拉法特非常富有传奇色彩,一生多次躲过以色列的暗杀,2004年阿拉法特去世,传闻是受到了以色列特工的毒杀。

2017年1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计划将美国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此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联合国大会于2017年12月22日以128票对9票通过决议,反对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的决定,要求美国撤回这项无效的决定。同意票中包括中国、俄罗斯、英国以及法国等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反对的9票中,除了美国、以色列之外,就是加勒比海的岛国。

时至今日,以色列总理由内塔尼亚胡担任,个性强硬,耶路撒冷依然被以色列实际控制。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反对国父凯末尔的政治遗产,实行宗教保守化,并挫败了居伦运动,于2018年年初入侵叙利亚阿芙琳地区。

中东地区依旧不太平。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