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木兰目—番荔枝科(四):蕉木19.蕉木属蕉木属(学名:Oncodostigma)是番荔枝科下的一个属,为乔木植物。该属共有约4种,分布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1)形态特征乔木。叶互生,有柄;羽状脉。花两性,1-2朵,腋生或腋外生,具短梗...
木兰目—番荔枝科(四):蕉木
蕉木属(学名:Oncodostigma)是番荔枝科下的一个属,为乔木植物。该属共有约4种,分布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乔木。叶互生,有柄;羽状脉。花两性,1-2朵,腋生或腋外生,具短梗,基部有小苞片;萼片3,基部合生;花瓣6片,2轮,每轮3片,镊合状排列,肉质,干后革质,内外轮花瓣近等长,而内轮花瓣较外轮花瓣窄些,内凹成瓢状;雄蕊多数,长圆状倒卵形,药隔扩大,顶端截形或近截形;心皮2-12个,长圆形,被长柔毛,柱头卵圆状,大形,比子房宽,直立,基部缢缩,顶端全缘,每心皮有胚珠约10颗,2排,腹面着生。成熟心皮椭圆状或长圆筒状或倒卵状,被锈色微绒毛,在种子间有时有缢纹;种子多数,2排;胚乳丰富,折叠。
蕉木属的分类位置仍有争论,H. K. Airy Shaw (1973) 认为应归入假鹰爪属 (Desmos),我们认为后者的果实念珠状,胚珠1排,与前者的果实单个而不呈念珠状,胚珠2排等不同。J. Sinciair(1953,根据前者模式种的基本别名)、N. T. Ban (1973) 等人认为应归入Meiogyne 属中,我们认为后者的花瓣扁平,药隔圆形,柱头基部无缢缩,与前者的花瓣内凹而呈瓢状或囊状,柱头基部缢缩等不同。现我们再查对,Chieniodendron属的特征与蕉木属最相似,特别是它们的花的大小、形状、质地、花瓣内凹成瓢状、花梗短而基部具小苞片、药隔近截形、柱头大形,比子房宽而基部缢缩,顶端全缘、胚珠10颗而2排、果实有柄及种子2排等特征完全相符合。只是前者的心皮较多些,果实长圆筒状或倒卵状,不是椭圆状的不同,这是种的差异而不是属的不同。
蕉木(学名:Oncodostigma hainanense)为番荔枝科蕉木属下的一个种。常绿乔木,高达16米,胸径达50厘米;小枝、小苞片、花梗、萼片外面、外轮花瓣两面、内轮花瓣外面和果实均被锈色柔毛。叶薄纸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花黄绿色,直径约1.5厘米,1-2朵腋生或腋外生;花梗长6-7毫米,基部有小苞片。果长圆筒状或倒卵状,长2-5厘米,直径2-2.5厘米;种子棕黄色,斜四方形,长16毫米;胚小,直立,基生,狭长圆形,长5毫米。花期4-12月,果期冬季至翌年春季。
生长于山谷水旁密林中。蕉木为典型热带树种,分布区年平均温22℃以上,最冷月平均温13℃以上,极端最低温在0℃以上;最热月平均温各地基本接近,约为28℃。分布区的年降雨量除龙州、宁明较低,约为1300毫米,其余地区多在1600毫米以上。喜髙温高湿气候,不耐寒冷。喜荫,能耐荫蔽,常为热带雨林中的二层林冠或分布于林间的山谷地、溪边。附光充足的裸露地少见。喜肥沃湿润的赤红壤至砖红壤,pH值为4.5-5.5。干旱贫瘠地及石灰岩山地木见分布。
分布于中国海南(三亚市的过岭、琼中县的黎母山、吕江县的坝王岭、乐东县的尖峰岭等)和广西(合浦、龙州、宁明),曾在海南的东方、白沙、陵水、保亭、万宁、琼海等县有分布记载,由于人为的干扰,分布范围日渐缩小。
蕉木是中国特有种,也是蕉木属分布至中国惟一的一种,对研究番荔枝科的植物区系以及研究中国热带植物的种属,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木材坚实,适于做家具、器具、体育器材、模县等,造林的经济价值也较高。
暗罗属(学名:Polyalthia)是番荔枝科下的一个属,为乔木或灌木植物。该属共有约120种,分布于东半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7种,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和西藏等省区。
灌木或乔木。叶互生,有柄;羽状脉。花两性,少数单性,腋生或与叶对生,单生或数朵丛生,有时生于老干上;萼片3,通常小形,镊合状或近覆瓦状排列;花瓣6片,2轮,每轮3片,镊合状排列,少数近覆瓦状排列,内外轮花瓣几等大,少数为内轮比外轮的长,扁平或内轮的内面凹陷;雄蕊多数,楔形,药室外向,药隔扩大而顶端截形或近圆形;心皮多数,稀少数,柱头通常长圆形,每心皮有胚珠1-2颗,基生或近基生。成熟心皮浆果状,圆球状或长圆状或卵圆状,有柄,内有种子1颗,少数为2颗。
暗罗(学名:Polyalthia suberosa)是番荔枝科暗罗属的植物。小乔木或灌木状,高达5米;树皮老时栓皮质,灰色,深纵裂。枝条具白色皮孔。小枝、叶柄、花梗、萼片、花瓣、果及果柄均被微柔毛或柔毛。叶纸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11厘米,先端稍钝或短渐尖,基部楔形,稍偏斜,下面疏被柔毛,侧脉8-10对,不明显,干后灰黄或灰褐色;叶柄长2-4毫米。花淡黄色,1-2与叶对生。花梗长1.2-2厘米,中部以下具小苞片;萼片卵状三角形,长约2毫米;外轮花瓣与萼片同形,较长,内轮花瓣较外轮花瓣长1-2倍;花药卵状楔形,药隔顶端平截;每心皮1胚珠,柱头卵圆形。果近球形,径4-5毫米,红色;果柄长5毫米。花期几全年,果期6-12月。
分布于菲律宾、泰国、老挝、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印度、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多生长于山地疏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嘉陵花属(学名:Popowia)是番荔枝科下的一个属,为乔木或灌木植物。该属共有约100种,分布于热带非洲、亚洲及大洋洲。我国产1种,产于广东南部。
乔木或灌木。叶互生,有短柄;羽状脉。花小,单生或几朵簇生;花梗与叶对生或腋外生,少数互生;萼片3,小形,卵形,镊合状排列;花瓣6片,2轮,每轮3片,镊合状排列,外轮花瓣比内轮花瓣大,似萼片状,内轮花瓣质厚,凹陷,粘合,顶端内弯而覆盖于雌雄蕊群上;雄蕊多数,短,楔形,药室外向,分离,药隔突出于药室外,扩大,顶端截形;心皮多数至少数,内有胚珠1-2颗,胚珠基生或近基生,柱头棒状,直立或外弯,有时顶端浅2裂。成熟心皮圆球状或卵状,有柄;种子通常1颗。
哈钦松在他的有花植物属志中 (J. Hutch. Gen. Fl. Pl. 1: 100. 1967) ,将本属的习性描写为攀援灌木,这是不全面的,实际上大多数为乔灌木。
嘉陵花(学名:Popowia pisocarpa)是番荔枝科嘉陵花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灌木或小乔木,高达4米;果圆球状,直径6-8毫米;果柄短而纤细。花期1-7月,果期9-11月。花芳香,可提制芳香油。分布在菲律宾、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等地,多生在低海拔山地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本种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尼西亚爪哇。
金钩花属(学名:Pseuduvaria)是番荔枝科下的一个属,为灌木或乔木植物。该属约56种,分布于热带地区,我国只有尖花藤1种,产广东海南岛。
灌木或攀援灌木。叶互生;羽状脉;有叶柄。花单朵与叶对生或腋外生,或腋上生;具苞片;萼片3,离生或基部合生,镊合状排列;花瓣6片,2轮,镊合状排列,外轮花瓣大而长,扁平或三稜形而狭窄,略为展开或靠合,基部宽而内弯,内轮花瓣较外轮花瓣短小,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基部较窄;雄蕊多数,线状长圆形或楔形,花药外向,药隔宽,顶端截形;心皮多数,长圆形,被糙伏毛,花柱长圆形或棍棒状,下弯,每心皮有胚珠1-2颗,近基生。成熟心皮圆球状或椭圆状长圆筒形,内有种子1颗;种皮厚或薄;有果柄或极短。
本属与银钩花属 Mitrephora Hook. f. et Thoms. 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的花大,外轮花瓣大于内轮花瓣。
金钩花(学名:Pseuduvaria indochinensis)为番荔枝科金钩花属的植物。乔木,高6-20米;小枝被短柔毛,老渐无毛,灰白色,有纵条纹。花期3-7月,果期7-10月。分布在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500米至1,2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地密林中、山谷及沟旁潮湿疏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尖花藤属(学名:Richella)是番荔枝科下的一个属,为灌木植物。该属共有约56种,分布于热带地区。我国只有尖花藤1种,产广东海南岛。
灌木或攀援灌木。叶互生;羽状脉;有叶柄。花单朵与叶对生或腋外生,或腋上生;具苞片;萼片3,离生或基部合生,镊合状排列;花瓣6片,2轮,镊合状排列,外轮花瓣大而长,扁平或三稜形而狭窄,略为展开或靠合,基部宽而内弯,内轮花瓣较外轮花瓣短小,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基部较窄;雄蕊多数,线状长圆形或楔形,花药外向,药隔宽,顶端截形;心皮多数,长圆形,被糙伏毛,花柱长圆形或棍棒状,下弯,每心皮有胚珠1-2颗,近基生。成熟心皮圆球状或椭圆状长圆筒形,内有种子1颗;种皮厚或薄;有果柄或极短。
尖花藤(学名:Richella hainanensis)为番荔枝科尖花藤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海南等地,多生在山地密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本种模式标本采自海南岛保亭宫寮村白马岭。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绝灭(EX)。
木瓣树属(学名:Xylopia)是番荔枝科下的一个属,为乔木或灌木植物。该属共有约160种,分布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产1种,产于广西。
乔木或灌木。叶互生,排成2列;有叶柄;羽状脉。花单朵或几朵簇生于叶腋内;花梗通常较短,且着生有小苞片;花蕾长尖帽状或钻状,外部有三稜;花萼3裂,厚,裂片镊合状排列,基部或几全部合生成杯状;花瓣6片,2轮,每轮3片,镊合状排列,厚,木质,外轮花瓣比内轮花瓣大,狭长,内凹,彼此靠合,或略为张开,内轮花瓣线状披针形,内面凹,边缘靠合成三稜形;雄蕊多数,长圆形,药室外向,毗连,有横隔纹,药隔三角形或截形;心皮少至多数,离生,花柱伸长,丝状,柱头棍棒状或头状或长圆状,外弯,每心皮有胚珠2-6颗,侧生。成熟心皮长圆状或伸长,种子间有缢缩纹,有柄。
木瓣树(学名:Xylopia vielana)是番荔枝科木瓣树属的植物。
乔木,高达20米;枝条黑褐色,密被圆形皮孔,小枝上部幼嫩时密被短绒毛,老渐几无毛。叶纸质,排成2列,椭圆形或卵圆形,长3-7厘米,宽1.2-3厘米,顶端钝或短渐尖,基部钝或圆形,鲜时淡绿色,干后叶面灰褐色,被紧贴疏短柔毛,叶背褐色,被短绒毛。
中脉上面微凹,下面凸起,侧脉每边6-7条,上面扁平,下面略凸起,不很明晰;叶柄长4-8毫米,被短绒毛,老渐几无毛。花单朵腋生,下弯,长约2厘米,直径5-8毫米,花蕾尖帽状,有三稜;花梗2-3毫米,被黄白色短绒毛,基部或近基部有小苞片;小苞片宽卵形,顶端圆形,外面被短毛茸;萼片宽卵圆形或近半圆形,长和宽约4毫米,三分之一下面合生,外面密被黄白色短绒毛,内面无毛。
分布在柬埔寨、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等地,多生长在山地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本种模式标本采自越南河内。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