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2 01:30:48 | 浏览:189
(原标题:中国公民从泰国回中国,“14+7”改“7+3”,究竟改变了什么?(含回国经历分享)
这应该算是6月28日关注度最高的消息了——
在泰同胞朋友圈的第一反应——“回国方便了”、“返乡福音”、“感谢祖国”、“终于等来放宽的这一天”.....随后中泰各界也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
中国人,关注的是回返的便捷性。
泰国人,在意的是中国游客是否会在“放宽”中重返暹罗景点。
之前,泰国民间旅协已多次问出“中国游客何时赴泰旅游”,然而当时得到的统一答案是:
“回国隔离14天起步+多次检测,单凭这一限制,难有中国人愿意为了可有可无的泰国之行,耗费金钱时间....”
而如今,“14+7”变成了“7+3”,即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
在这一政策之下,中国人从泰国回家,门槛确实是降低了。
本月初,布周因回国处理家事,很荣幸,成为了“14+7”模式的最后一批被隔离人员,从泰国回中国,我具体经历了以下环节——
1.订好机票后参与所在航班的筛查,阳性留下康复,阴性可登机;
2.阴性旅客,需要入住航司指定的酒店进行登机前7日隔离;
3.临近登机前,乘客需要获得48小时、12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同时获得使馆审批后发放的“回国绿码”即可登机;
4.回到中国后,根据落地所执行的政策,乘客需要闭环式进入国内酒店进行“14+7”的隔离和检测,才能获得“解除隔离证明”;
5.乘客获得“解除隔离证明之后”,还需要回到户籍所在地的社区进行报道或继续隔离(取决于所处地区风险等级),例如需要提前报备、入境检测、居家隔离等。
从在泰国隔离算起,按“14+7”的模式,初步计算时间:7+14+7=28,即不包括居家和户籍所在地部分,隔离大约28天起步。
结合今日的消息,当“7+3”模式执行之后,不知道接下来从泰国回中国的航班,是否还会增加“在泰登机前7日”的隔离,以致回国的具体隔离时间,其实是“7+3+7=17天”。
航班所在意的,就是落地后确诊人数增加的被迫“熔断”,因此不难理解在泰登机前的“7日统一隔离”,一切都为了提前筛查,长久运营。
接下来说说我支付的费用——
一块老款劳力士价格的机票,数万W级别;
在泰国隔离+检测+绿码相关材料费用,大约1000人民币;
在中国隔离21天,花费7000多人民币;
全过程总价,无限接近新款劳力士绿水鬼的价格。
和我一起回国的同胞,大多数来自迪拜、赞比亚和其他北欧、非洲国家,他们当中拖家带口的,在天上飞了几个月也无法转机回国的,全程价格大概是“江诗丹顿纵横四海”,以及“百达翡丽鹦鹉螺”。
原谅我用高端手表无厘头地标注价格,可我觉得我没错。
回国审查没有放宽之前,回国的行为,与购买奢侈品的行为,毫无差别。
有钱者上。
如今,回国不到一个月的我,眼睁睁看着“劳力士”价格直降成“卡西欧”——机票不贵了,隔离天数也“7+3”了。
说真的,我打嘴里为放宽的局势叫好称赞,但打心里,五味陈杂,一时提不上什么具体可描述的话语。
谁叫我的回国时间,如此恰到好处呢。
布周几年没回国了呢?
也不久,从2019年算起,也就“短短3年多”,3年,家中大学表弟已到了实习期,初中外甥已经高考。
抖音的儿歌,从“逆战”变成了“孤勇者”。
也许,很多人的青春都在流逝,但我只感觉3年如一日。
至少,在疫情时期下紧绷的神经,是这样认为的。
3年的疫情,我在无数次“一惊一乍”中,活得非常被动,毫无章法,节奏错乱,只能丢下志气,在无法预测的尘世中,摆出一副与世相宜的讨好和迎合。
直到登机前的广播,才将我这3年的“六道轮回”完全打破和归零。
人在海外,连“何去何从”都遗失后,只剩下逆来顺受。
在泰国登机前的隔离,各乘客只能通过微信群交流,大体内容无非是“你从哪里来,我要到哪去”、“表格怎么填”、“小程序如何申报”。
7天内大伙短暂的相聚,是每次在楼下集体翘起鼻子的排队等待。
这是一种“无力反抗,等待抽插”的享受,接着在各自变成“尔康”的进化中,各自灰溜溜滚回房屋接着隔离。
泰国的隔离餐,只能是泰国菜,所以群上时常传来“这TM不是酸就是甜”的无奈问候,以及“天天洗衣粉味辣汤”的口头五星差评。
前文说过了,布周这批飞机,基本全是外国赴泰转机的同胞。
适应泰国,他们真的是第一次。
“5楼的大哥,你别跳了!”
“7楼的大姐,你别喊了!”
在泰国登机前的7天隔离,每晚的时间是最难熬的。
刘耕宏的健身操,成为了每个“隔离户”的室内运动必选项目。
但由于场地有限,每晚都有“刘耕宏信徒”磕到小拇指,喊成屠宰场的杀猪声。
楼下的住户,也深切感受到“天崩地裂”的屋顶震颤,整栋楼都在那“本草纲目”的循环里蹦啊蹦.........
每一天,早中晚,“隔离户”的机械动作是开门关门,反复确认着“投喂的饲料”是否已倒入“食槽”(每个房间门口那桌子)。
从泰国隔离酒店前往机场的路上,耽搁了半小时,有名乘客钱包忘在酒店了,全车骂骂咧咧让他“赶紧的”!
飞机上午8点50起飞,我们出发时只有凌晨3点。
当年的泰北华人导游,如今成了照顾我们“7天隔离”的工作人员,他告诉所有人,别嫌弃3点出发时间早,曼谷素万纳普机场,今时不同往日了!
“以前中国人一本护照就能换机票,现在要各种核酸证明、绿码、体温检测证明!一摞资料,一个人要查很久很久....”
整个机场,谁都能一眼认出中国游客——全身防护服,全程密封。
从3点到8点准备登机,8点到11点飞机飞行,11点到15点排队回国入境。
每一个人,行走的“桑拿房”。
防护服里,不知道有几斤汗水。
一路上,几位泰国网粉丝认出了布周,他们说隔离结束邀请我去他们的云南家乡玩耍。我问他们是云南哪里的,他们回答:
我是云南的,云南怒江的。怒江泸水市,泸水市六库。六库傈僳族,傈僳族是这样叫。乌鸦叫作阿南,青蛙叫作欧巴......
噢对了,热心的云南粉丝还跟我介绍了云南的吉祥物——“小蓝狮”,他们说这是形容非常可爱的词汇,还希望我多吃点“红伞伞,白杆杆”的云南特产,有助于眼睛开启4D环绕效果。
瞧瞧,这玩笑开的......
候机区的另一头,有乘客哭得稀里哗啦,
G大叔告诉布